伊藤痣
| Visit:45
伊藤痣
伊藤痣由Ito於1954年首次報道,故而得名。伊藤痣是好發於鎖骨上後神經和臂外側皮神經分佈區的色素性病變,如頸部、鎖骨上區、單側上臂等。病變區皮膚以棕藍色斑塊或斑塊爲特徵,故又稱肩峯三角肌棕藍色痣。此痣女性多見於男性,約佔病人的80%。約60%的病人在出生時即有病變。
1.病因和發病機制
伊藤痣大多是由於皮膚內黑色素細胞分佈異常引起的。
2.臨牀表現
頸部、鎖骨上部及上臂皮膚出現淡藍色、灰藍色、淺褐色、深褐色或藍褐色斑疹或斑塊,呈斑駁狀。一般斑塊中心顏色較深,邊緣逐漸變淺,或中心呈斑塊狀,邊緣呈斑點狀,或整個病變呈密度不等的斑塊狀,邊界常不甚清楚。偶爾病變部分區域可稍隆起或出現粟粒至綠豆大小的藍黑色凸起。部分病例可伴有同側或雙側太田痣,甚至同時出現太田痣和鮮紅斑痣。
3.病理特徵
本痣的鏡下特徵與太田痣相同,在真皮網狀層上部的膠原纖維束間聚集大量菱形、樹枝狀、星狀黑素細胞,可累及真皮上部或皮下組織,少數病變內可見黑素細胞。
4.診斷和鑑別診斷
根據臨牀表現診斷不難,需與蒙古斑、藍痣、麪包師痣相鑑別。
(一)蒙古斑
蒙古斑在出生時就存在,幾年內會自行消失。這種病變可發生在身體的任何部位。
(二)牛奶咖啡斑
咖啡牛奶斑是神經纖維瘤病的皮膚表現。它們是皮膚表面的多發性圓形色素斑,顏色爲黃褐色,大小不一。塊狀,
(三)貝克痣
伊藤痣皮損爲藍褐色或深褐色斑塊,好發於肩部、背部及上肢,表面光滑無毛;貝克痣多爲褐色或黃褐色斑塊,好發於背部、肩部和胸部,表面有粗毛,皮膚紋理稍增厚。
5.治療
治療方法與太田痣相同
Source: 伊藤痣